(相关资料图)
交汇点讯 7月28日下午,省生态环境厅、省财政厅联合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同召开“政银协同、治太护绿” 常州市高质量发展金环对接会。会上,14个重大项目签约,总投资145.4亿元,授信额度100亿元,不断深化“政-银-企”合作,为常州市“危污乱散低”综合治理提供“一企一策”定制式金融服务。
“十四五”以来,围绕污染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重难点工作,我省创新“环保贷”“环保担”、绿色金融奖补、省级EOD等一批绿色金融政策,省级财政每年安排100亿元以上,为全省生态环保企业和污染治理项目注入金融活力。
当前,紧扣“国际化智造名城、长三角中轴枢纽”城市定位,常州正以新一轮太湖综合治理为抓手,全面推进“危污乱散低”综合治理,构建 “1+4+5+7”系统治理体系。“1”是《“危污乱散低”综合治理三年行动计划》;“4”是指在全市范围对电镀、涂料、铸造、印染四个行业开展综合治理;“5”是指对武进玻璃钢、新北孟河汽摩配、天宁郑陆干燥设备、钟楼邹区灯具、经开区横林地板等5个区域特色产业开展整治提升,对存在的突出安全环保问题,开展“VOCs”治理减排、消防安全“除患治违”、安全生产整治等专项治理;“7”是7个板块因地制宜开展工业园区(片区)改造提升,对布局散乱、污染严重、效益较差的工业片区(集中区),开展集中连片整治,优化资源要素配置,倒逼落后工艺和过剩产能退出,实现产业升级、园区更新。
配合三年行动计划出台,常州打包整合了企业差别化、工业片区激励、国土空间规划引领等15条政策集成。省生态环境厅专门在常州召开厅市会商会议,在电镀、印染行业整治,特色产业集聚区同园区同类型项目环评审批,产业园区规划和规划环评编制,排污总量管理和使用,申报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专项资金,强化执法监管,协调省环保集团整合资源等八个方面给予常州一系列政策支持,并相继落地见效。
绿色金融助推城市高质量发展。截至目前,常州市累计整治“危污乱散低”企业7247家。已整改企业中,关停2922家,提升转型治理4000余家;累计生态腾退面积4637.9亩,低效再开发41726.5亩。
新华日报·交汇点记者 万小珍
编辑: 范玉贤
关键词:
网站首页 |网站简介 | 关于我们 | 广告业务 | 投稿信箱
Copyright © 2000-2020 www.sosol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联系邮箱:920 891 26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