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络消费网 >  滚动 > 办公外设 > > 正文
探秘沙头角鱼灯舞
时间:2023-09-01 10:02:14

沙头角·沙栏吓村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在中国南大门一个特殊的边陲小镇,孕育了独具风格的民间舞蹈——沙头角鱼灯舞。

沙头角鱼灯舞起源于清初乾隆年间,迄今已有300多年历史。

沙头角鱼灯舞也叫吴灯舞,客家语中“鱼”与“吴”发音相近,就是由沙栏吓村吴氏客家人的祖先迁至沙头角后,结合当地民间习俗和早期从事海上捕捞的经验创造而来的。

虽然各地都有类似的民俗舞蹈,村长吴伟彬告诉我们,其他地方的鱼灯是用来存留;喜庆节日拿出来亮相。而沙头角鱼灯舞是“有故事内涵,用来表演的。”

老艺人如今给鱼灯舞配乐

鱼群对抗恶霸黄鳢角

“手会劳损,会破皮,就算戴了手套也不行。”

“一开始要训练马步,蹲在那里1-2小时。当时我们训练以后,下楼梯完全是不了,只能扶着那个栏杆蹲着下去。”

鱼灯舞队长吴国维和队员吴锦松是当下队伍里的新生力量。他们表示,虽然辛苦,但从来没有想放弃。坚持下去才不辜负村里长辈们的努力。

非遗传承

2008年,沙头角鱼灯舞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,还远赴南洋和澳大利亚等国家进行表演比赛。

吴观球:沙头角鱼灯舞国家级传承人

从十四岁在沙滩上用稻草当鱼灯练习起,吴观球与鱼灯舞已结缘六十余载。他谈及共十八种鱼灯的种类,如数家珍。

吴观球言传身教,开办沙头角鱼灯舞培训班,经常亲自到场教导学生。

吴天养:沙头角鱼灯制作传承人

吴天养告诉我们,鱼灯的制作过程是十分讲究的,先用竹篾扎成鱼状,然后在上面糊纸绘彩,涂上桐油。如今的鱼灯舞也做了很多改良,鱼身的照明由蜡烛变为LED灯,由用纸糊身改为用布。

鱼身分为两节或三节,以还原鱼类灵活运动的形态。

一个小孩要学的时候不会,但是我们可以慢慢教他,就是慢慢来,我也希望我们后一代一定要来我们这里学,你如果你不教的话都失传了。

编导:窦文

编辑:伍蔡缤纷(实习生)

关键词:

版权声明:
    凡注明来网络消费网的作品,版权均属网络消费网所有,未经授权不得转载、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。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,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,并注明"来源:网络消费网"。违反上述声明者,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。
    除来源署名为网络消费网稿件外,其他所转载内容之原创性、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。
热文

网站首页 |网站简介 | 关于我们 | 广告业务 | 投稿信箱
 

Copyright © 2000-2020 www.sosol.com.cn All Rights Reserved.
 

中国网络消费网 版权所有 未经书面授权 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
 

联系邮箱:920 891 263@qq.com

备案号:京ICP备2022016840号-15

营业执照公示信息